六月十五日詣水公庵雨作
雲起欲爲雨,中川分晦明。
才驚橫嶺斷,已覺疏林鳴。
空際旱塵滅,虛堂涼思生。
頹檐滴瀝餘,忽作流泉傾。
況此高人居,地偏園景清。
芳馨雜悄茜,俯仰同鮮榮。
我來偶茲適,中懷澹無營。
歸路綠泱漭,因之想巖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詣:到。晦明:昏暗和明亮。頹檐:破舊的屋檐。悄茜(qiǎo qiàn):鮮明貌。}
翻譯
{烏雲涌起想要下雨,河流中間分出昏暗和明亮。才驚訝於橫亙的山嶺斷開,已經覺得稀疏的樹林發出聲響。天空中乾旱的塵土消失,空寂的堂屋涼意產生。破舊的屋檐還有雨滴瀝下,忽然像流動的泉水傾落。何況這裏是高人居住之處,地方偏僻而園景清新。芳香混合着鮮明的色彩,一舉一動都呈現出少有的繁榮。我來到這裏偶然正合適,心中淡泊沒有什麼謀求。回去的路上一片深綠廣闊,由此想到了山間耕種。}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下雨前後的景象變化,從雲起欲雨到雨落的過程,如「才驚橫嶺斷,已覺疏林鳴」等句很有畫面感。同時也描寫了高人居住環境的清幽和美好,如「地偏園景清」等。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內心變得淡泊寧靜,表達出一種對自然和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用詞精準,如「頹檐滴瀝餘」的「滴瀝」「頹檐」等,準確地傳達出下雨時的情境,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涼和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