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序
《好事近·漁父詞》是宋代詩人朱希眞隱居嘉興期間所寫的一組詞,總共六首。詩人通過這組詞來歌詠自己漫遊江湖的閑適生活,作品中通過對漁父的詠嘆,抒發了自己的願望和理想。全詞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閑曠的風致。
這首詞的開頭「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寫出作者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瀟灑疏放的襟懷。「活計」兩句,勾勒出一位漁父的形象。
在詞作中描寫漁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詞中就有了。如:「倦卻詩書上釣船,身披蓑笠執漁竿。棹向碧波深處,幾重灘。」(《浣溪沙》),這實際上是徜徉山水的隱士生活的寫照。
這裏的漁父形象,實際就是作者晚年的寫照。他長期住在嘉禾,過著遠離俗世的生活,所謂「醒醉無時」、「披霜衝雪」,都是指安閑自得,自由自在。
下闋寫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請看,夜晚來臨,一輪新月昇起在天空,月光灑滿大地,水天一色,萬籟俱寂,衹有孤鴻的身影時隱時現。在這樣一幅山水畫中,一位漁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靜靜地垂釣……。
作者所描繪的鴛鴦湖,即浙江嘉興南湖,那兒「波平岸遠,酒釅魚肥」,漁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許多畫家、文人謳歌之。唐人張志和有漁父詞,元代畫家吳鎮曾「筆之成圖」,幷寫下八首《酒泉子》,「鴛湖春曉」,即其中一景:
湖合鴛鴦,一道長虹橫跨水。涵波塔影見中流。終日射漁舟。彩雲依傍眞如墓。長水塔前有奇樹。雪峰古甃冷於秋。策杖幾經過。
與這些詞作相比,朱希眞的這首漁父詞,當然是上乘的山水風物詞。衹是詞人退隱之後,對於國事的關切逐漸淡漠,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吳江垂虹亭,流連忘返:「放船縱棹,趁吳江風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蕭蕭楓葉。萬頃琉璃,一輪金鑑,與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銀漢爭白。」(《念奴嬌》)進一步表示要「洗盡凡心,相忘世塵」。而不再是當年在「南海西頭」時,「無酒可銷憂,但説皇州……今夜衹應清汴水,嗚咽東流」(《浪淘沙》)那種痛心中原淪陷敵手的悲恨心情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塵:指人世間,充滿紛擾和喧囂的世俗社會。
- 活計:生計,生活方式。這裏指以漁釣爲業。
- 綠蓑青笠:用綠色的蓑衣和青色的斗笠,描繪出漁人的裝扮。
- 慣:習慣。
- 披霜衝雪:冒着霜雪。
- 風定:風停了。
- 釣絲閒:釣魚的絲線靜靜地垂着,形容沒有魚上鉤,很閒適的狀態。
- 明滅:忽明忽暗,若隱若現。
翻譯
我搖搖頭遠離了那繁華喧囂的塵世,沉醉也好清醒也罷,完全沒有固定的時間和規律。我以綠蓑衣和青斗笠爲生計,早就習慣了在霜雪之中來去。到了傍晚晚風停歇,釣絲靜靜垂着,天上和水中上下輝映着一彎新月。浩渺千里的水面與天空融爲一體,只見一隻孤獨的大雁在這水天之間時隱時現。
賞析
這首詞展現了詞人朱敦儒遠離塵世後灑脫自在的生活態度和閒適恬淡的心境。開篇「搖首出紅塵」直接表明自己遠離世俗的決心,一個「搖首」動作盡顯決然。「醒醉更無時節」體現其隨性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受拘束。 「綠蓑青笠」「披霜衝雪」描繪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漁人形象,這不僅是其生活方式,更象徵着他遺世獨立的精神。下闋對傍晚景色的描寫尤爲精妙,「風定」「釣絲閒」營造出靜謐悠然的氛圍, 「新月」的倒映讓畫面靈動起來。「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境界開闊又透出淡淡的孤寂,詞人融入此景,通過孤鴻象徵自己超脫卻又有些孤獨的內心,整首詞情景交融,意境清空幽遠,展現了一種高逸超塵的境界,是朱敦儒超凡情趣與高潔品格的生動寫照 。

朱敦儒
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祕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並稱爲“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265篇诗文
朱敦儒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好事近 · 簾外五更風 》 —— [ 清 ] 納蘭性德
- 《 好事近 · 風露九霄寒 》 —— [ 宋 ] 陸游
- 《 好事近 · 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 —— [ 宋 ] 韓元吉
- 《 好事近 · 輿中雜書所見得四闋 》 —— [ 清 ] 周之琦
- 《 好事近 · 西湖 》 —— [ 宋 ] 辛棄疾
- 《 好事近 · 富貴本無心 》 —— [ 宋 ] 胡銓
- 《 好事近 · 夕景 》 —— [ 宋 ] 廖世美
- 《 好事近 》 —— [ 宋 ] 陸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