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湘佩屬題《清惠堂遺印詩》
香火歲時祭,湖水似臣心。清流不斷,千年姓字列東林。未了生前遺憾,豈是先生力薄,無計破羣陰。固有浩然氣,天地是知音。
二百載,方寸石,竟難沈。人間萬事,憂喜得失古猶今。天道好還之理,舊物完璞不損,四字抵千金。永錫子孫福,世守此規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佩:具體人物身份需結合更多背景資料,當爲顧太清友人。
- 清惠堂:信息不多,推測可能是與相關遺印有關的堂號。
- 遺印:遺留下來的印章。
- 香火歲時祭:指依照時節進行祭祀,用香火供奉。歲時:一年中的季節、時令。
- 東林:東林黨。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爲主的政治集團,他們批評時政,遭到閹黨的迫害。此處借指秉持正義之人 。
- 未了:沒有完成,沒有了結。
- 羣陰:比喻衆多小人。
- 浩然氣:指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 沈(chén):同「沉」。有「沉沒、沉淪」之意 。此處說印章歷經歲月沒有沉沒消失。
- 方寸石:指印章,因爲印章一般體積較小,「方寸」形容其大小。
- 完璞:完好無損的璞玉,這裏形容印章保存完好。璞,未經雕琢的玉石 。
- 永錫:「錫」通「賜」,指永遠賜予。《詩經》中有「永錫爾類」 。
- 規箴(zhēn):規誡勸勉 。
翻譯
每年按時進行香火祭祀,湖水就如同臣子赤誠之心般澄澈。湖水清流潺潺不斷,幾百年來像東林黨人一樣秉持正義之人的名字依然被銘記。生前未能完成理想,留有遺憾,這哪裏是先生能力不足呢?實在是難以打破衆多小人的勢力。但先生擁有浩然正氣,天地就是他的知音。
二百年來,這小小的印章,竟然歷經歲月也沒有消失沉淪。人間的萬千事物,憂喜得失從古到今都是如此。上天自有公正的因果循環之理,這枚舊印章完好無損,印上的四個字價值千金。它將永遠賜福給子孫後代,讓後人世代堅守這個規誡勸勉的寶物。
賞析
這首詞圍繞《清惠堂遺印詩》展開。上闋由祭祀起筆,借湖水引出對往昔秉持正義如東林黨人般的先輩的追思,感慨他們雖有志向卻因羣小阻礙留下遺憾,但他們的浩然正氣長存,天地可鑑。反映出作者對正義之士的敬重與對他們壯志未酬的惋惜。
下闋側重點放在遺印上,以印章歷經二百載仍未沉沒,借物寄情,感慨人間萬事的無常與不變,強調天道的公正,舊印完好如初體現出一種珍貴與幸運。結尾「永錫子孫福,世守此規箴」傳達出希望遺印能承載先輩精神,世代傳承,對後人起到規誡勸勉作用的心願。整首詞意境深遠,借對遺印相關的情感抒發,融合了歷史感慨與對未來的期冀,展現出作者對忠義、正氣等美好品質的推崇和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