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歌
勞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勢壓齊之東。下視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氣包鴻濛。
幽巖祕洞難具狀,煙霧合沓來千峯。華樓獨收衆山景,一一環立生姿容。
上有巨峯最崱力,數載榛莽無人蹤。重厓復嶺行未極,澗壑窈窕來相通。
天高日入不聞語,悄然衆籟如秋冬。奇花名藥絕凡境,世人不識疑天工。
雲是老子曾過此,後有濟北黃石公。至今號作神人宅,憑高結構留仙宮。
吾聞東嶽泰山爲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東直走千餘里,山形不絕連虛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稱域中。以外島嶼不可計,紛紜出沒多魚龍。
八神祠宇在其內,往往棋置生金銅。古言齊國之富臨淄次即墨,何以滿目皆蒿蓬。
捕魚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猶見山樵與村童,春日會鼓聲逢逢。
此山之高過岱宗,或者其讓雲雨功。宣氣生物理則同,旁薄萬古無終窮。
何時結屋依長鬆,嘯歌山椒一老翁。
拼音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