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山

突兀新高山,可望不可即。 屹立萬山中,三峯巨靈擘。 凌空日月摩,拔地塵寰隔。 終歲雪融融,絕頂雲冪冪。 霧鬢與煙鬟,微茫難認得。 晴冬有時現,剎那仍隱匿。 或雲巖岫上,茫茫皆玉白。 野番不識寶,棄之良可惜。 因此玉山名,嘖嘖傳自昔。 至竟是也非,令人費猜臆。 洎乎近年間,方來探險客。 廬山面目覘,用祛世人惑。 山勢高若何,依然渺難測。 但覺立峯頭,星辰手可摘。 扶桑第一峯,富士難匹敵。 上達九重天,旋得嘉名錫。 一自經品題,山靈愈生色。 五嶽劇崔巍,聲稱同籍籍。 何時鳥道開,一印雪鴻跡。 振衣萬仞崗,瞰盡神州嶧。
拼音

林維朝

林維朝,攜眷返回福建原籍。明治三十年(1897)以水土不服,加上懷鄉心切,乃挈眷歸臺。明治三十一年(1898)任漢文教師,明治三十三年(1900)辭教職,任新港區街莊長。三十五年(1902)授紳章,四十一年(1908)獲聘爲嘉義廳參事。大正六年(1917)改「登雲書院」春秋二季之樂局爲「舞鳳軒」,獎倡新港北管劇團。十二年(1923)與新港文人共組「鷇音吟社」。生平著有《勞生略歷》、《初囀集》、《怡園吟草》,編有《怡園唱和集》等。2006年林維朝曾孫媳陳素雲選錄編訂其生平作品爲《林維朝詩文集》,由國史館出版。〖參考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臺北:國史館,2006年11月。〗茲以陳素雲編《林維朝詩文集》爲底本,參考《初囀集》稿本、《怡園唱和集》稿本,以及黃哲永先生收藏之《怡園吟草》,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慶饗老典錄》、《采詩集》、《櫟社課卷》、《東寧擊鉢吟前後集》、《臺灣詩鈔》所刊登林維朝詩增補編校。(江寶釵、陳素雲撰)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