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豚彘:豬。古時稱豬爲豚。
- 筵:宴席。
- 割牲:宰殺祭祀或宴會用的牲畜。
- 血毛鮮:指活體宰殺,鮮血淋漓,毛皮新鮮。
- 稻粱:泛指穀物,這裏指米飯。
- 蔬果:蔬菜和水果。
- 抓飯:新疆地區的一種特色食物,用手抓食。
- 羊脂:羊的脂肪。
- 味總羶:羊肉的味道濃郁,此處指帶有羊騷味。
翻譯
豬從來不進入宴席,宰殺的牲畜必須是活的,鮮血淋漓、毛皮新鮮。用米飯、蔬菜水果做成抓飯,再混入羊脂,味道總是帶着濃郁的羊騷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新疆地區特有的飲食習俗。林則徐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維吾爾族人民對新鮮食材的崇尚和烹飪方式的獨特。"豚彘由來不入筵"一句,體現了漢族文化中對豬肉食用的禁忌與維族習俗的不同。"抓飯"這一細節,則展示了新疆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以及羊脂的運用,使得食物更具風味。整首詩既保留了古詩詞的韻味,又通俗易懂,展現了邊疆民族的生活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