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跳索(紀豔十首其四)
涼夜金街天似洗。打疊銀篝,薰透吳綾被。作劇消愁何計是。鬢絲扶定相思子。
對漾紅繩低復起。明月光中,亂卷瀟湘水。匿笑佳人聲不止。檀奴小絆花陰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注釋
跳索:其戲兩人轉彩繩於砌下,便捷如飛,一人距躍於白光中。吳俗謂之跳百索。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街:指繁華的街道。
- 打疊:整理,收拾。
- 銀篝:指銀質的熏籠。
- 吳綾:古代吳地所產的一種有紋彩的絲織品。
- 作劇:開玩笑。
- 相思子:植物名,這裏借指相思之情。
- 檀奴:後遂以「檀奴」爲女子對心上人或夫君的暱稱。
翻譯
清涼的夜晚繁華的街道天空好似洗淨一般。收拾整理好銀質的熏籠,薰透了吳地所產的綾被。想要開玩笑消除愁緒用什麼辦法呢。用手扶住髮鬢來穩定相思之情。 對着盪漾的紅繩一會低一會起。在明亮的月光之中,如同那紊亂捲起的瀟湘水。佳人偷偷地笑個不停。心上人在花陰裏輕輕絆住。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浪漫而富有情趣的場景。詞的上闋通過「金街天似洗」營造出一種清朗的氛圍,「打疊銀篝」「薰透吳綾被」展現出細緻的生活場景,烘托了一種精緻的氛圍。「作劇消愁」體現了人物試圖排遣情緒的舉動,「鬢絲扶定相思子」則細膩地表達了內心的情感波動。下闋進一步描寫了在特定場景中的動態,如「對漾紅繩低復起」,增添了活潑之感。「明月光中」的背景更增添了詩意。「匿笑佳人」「檀奴小絆」則生動地描繪了人物之間的互動與情趣,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生機和情感的溫度。整體上,詞的意境優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人物複雜而微妙的情感和溫馨浪漫的情境。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壇第一人,陽羨詞派領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明熹宗天啓五年(1625年),陳維崧出世,幼時便有文名。十七歲應童子試,被陽羨令何明瑞拔童子試第一。與吳兆騫、彭師度同被吳偉業譽爲“江左三鳳”。與吳綺、章藻功稱“駢體三家”。明亡後,科舉不第。弟弟陳宗石入贅於商丘侯方域家,陳維崧亦寓居商丘,與弟同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陳維崧訪冒襄,在水繪庵中的深翠房讀書,冒襄派徐紫雲(雲郎)伴讀。康熙元年(1662年),陳維崧至揚州與王士禎、張養重等修禊紅橋。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詞科,授官翰林院檢討。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歲。
► 1702篇诗文
陳維崧的其他作品
- 《 醉春風 上巳陰雨憶乙巳暮春與王阮亭主客修禊洗鉢池上慨然成詠 》 —— [ 清 ] 陳維崧
- 《 江南雜詠 》 —— [ 清 ] 陳維崧
- 《 詠鐵馬同雲臣賦 》 —— [ 清 ] 陳維崧
- 《 卓牌兒 聯吟為閻牛叟 賦 》 —— [ 清 ] 陳維崧
- 《 望江南 其二 歲暮雜憶十首 》 —— [ 清 ] 陳維崧
- 《 愁春未醒 竹逸招同雲臣、南耕雨中看梅,余舟中既作離亭燕一詞紀事,歸見雲臣、南耕、竹逸詞,復次韻一首 》 —— [ 清 ] 陳維崧
- 《 慶清朝慢 · 憺園即景 》 —— [ 清 ] 陳維崧
- 《 寶鼎現 題定武蘭亭初搨和蘧庵先生原韻 》 —— [ 清 ] 陳維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