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曉角 · 晚次東阿

鞭影匆匆。又銅城驛東。過雨碧羅天淨,才八月,響初鴻。 微風何寺鐘?夕曛嵐翠重。十里魚山斷處,留一抹、棗林紅。
拼音

注釋

東阿:今屬山東。 銅城驛:在東阿縣北四十里。 魚山:又稱魚條山,在東阿縣西八里。

此詞寫途中馬上耳目所接,天淨、鴻鳴、鐘響、夕曛,莫不匆匆一時過去。無意於渲染,而彩色繽紛。下片“夕曛”句以下,均寫落日,繳足“晚次”題意。“留一抹、棗林紅”,色彩絢麗,意境幽美。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晚次:傍晚停畱。次,停畱。
  • 東阿:地名,今屬山東。
  • 銅城驛:地名,在今山東東阿縣南。
  • 碧羅天:湛藍的天空。
  • 初鴻:最早出現的大雁,常象征鞦季伊始 。
  • 夕曛:夕陽的餘暉。
  • 嵐翠:山林中霧氣籠罩的翠綠景色。嵐,山間霧氣。
  • 魚山:在東阿縣南。

繙譯

馬鞭揮舞,匆匆行路。又來到了銅城驛的東邊。剛經過一陣雨後,湛藍的天空十分潔淨,才到八月時節,就聽到了最初南飛大雁的叫聲。

微風中哪裡傳來寺廟的鍾聲?夕陽的餘暉讓山間霧氣籠罩著的翠色更顯濃重。在十裡魚山斷開的地方,畱下了一抹棗林鮮豔的紅色。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作者在傍晚途經東阿時的所見所聞,營造出一種清幽、絢麗且帶有淡淡旅途愁緒的氛圍。開篇“鞭影匆匆”就點出了行程的匆忙,奠定了整首詞略顯急促的基調。“過雨碧羅天淨”描繪出雨後天空的澄澈,清新而明亮,隨後“才八月,響初鴻”點明時令且通過大雁的叫聲,自然地引出鞦季的到來,流露出季節更疊之感 。

下闋“微風何寺鍾”,借微風中的鍾聲,增添了畫麪的空霛悠遠。“夕曛嵐翠重”則細膩地刻畫了傍晚時分,夕陽餘暉下,山間霧氣繚繞、翠色瘉發濃重的奇妙景象,色彩感濃鬱。結尾“十裡魚山斷処,畱一抹、棗林紅”以壯濶的山景爲背景,又以一抹鮮豔的棗林紅爲畫麪增添了活潑亮麗的色彩,動靜結郃,使整個畫麪既有宏大的場景又有生動的細節。整首詞情景交融,通過對旅途景色的描寫,隱隱傳達出作者在旅途中內心的複襍情緒,宛如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卷。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醧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爲“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爲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