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詩多見和者,所懷未盡,複次前韻
天地創造初,先造者鬼神。其次造萬物,靈者厥曰人。
有雄則有雌,匹耦爲妃嬪。概諡之曰蟲,裸毛羽介鱗。
鱗蟲聖者龍,乃獨崇明禋。人雖靈萬物,惴惴伺喜嗔。
惟龍能上天,爲天之下臣。代天照天下,鬱儀與結璘。
雲雨雷電風,龍氣爲屈伸。遂以鬼神力,用禍福吾民。
當其偶入蟄,天地爲不春。精氣常在天,託象爲星辰。
方今萬國旗,各畫國所珍。兇禽與悍獸,戢戢何侁侁?
國旗所到處,互市爭金銀。惟吾國旗龍,黃閃天方晨。
龍以海爲家,不知幾由旬。爲靈實昭昭,國豈長弱貧?
大哉祝融汪,何年廟其瀕?自有此廟來,更歷幾劫塵。
廟木皆十圍,樵者不敢薪。東江入西江,廟下道所循。
相將俱入海,海山碧磷磷。天子治四海,吾國古義陳。
其實西北方,地廣漠無倫。有海惟東南,戰局乃日新。
何人跨海功,海外鐫蒼珉。赫然一樓船,費數百萬緡。
一炮數十萬,經年工始竣。一往而不復,惘然問水濱。
惟茲大海間,龍職在所巡。龍乎其有靈,敵舟當沉淪。
況吾國旗上,之而皆龍身。茲廟鎮南海,尤與軍民親。
壁壘何森森?原田何畇畇?紛紛羣夷舟,海門不可堙。
我讀韓公碑,披髮思騎麟。大荒渺何許,海闊山嶙峋。
羣魔害正道,亂象日益臻。皇皇地下民,種族憂將泯。
安得龍旗龍,一出定八垠。呼天下雷電,爲我炮與輪。
龍旗驅風雲,畢令正朔遵。紫髯碧眼奴,抱頭走踆踆。
持酒酹神龍,雄風生青蘋。功成告天地,還我舊角巾。
禮上明堂圖,樂奏嶰谷筠。百神並受職,爲加冠與紳。
我偕南海龍,雲臥寒秋粼。是時天所覆,帝澤罔不勻。
作詩告陳侯,此語何當真?夜看雙龍光,南出鬥牛津。
拼音

丘逢甲
丘逢甲,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十四歲取中秀才,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割臺議起,丘氏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西渡後致力於興學教育,曾擔任韓山、東山、景韓書院主講,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又曾擔任廣東諮議局副議長,軍政府教育部長等。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約二百五十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爲主,乃丘逢甲病逝後,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編次,得十三卷,凡千餘首。茲以陳炎正編《柏莊詩草》〖此詩稿由陳炎正於1978年購得,又抄錄丘逢甲少作後,集爲《丘倉海先生詩文錄》,與《柏莊詩草》原稿影本合併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省文獻會本依據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的《嶺雲海日樓詩鈔》(含《選外集》)加標點編印,於1994年出版,內容較爲完整,故據以爲底本。〗爲底本,並參照王國璠編《柏莊詩草》〖王國璠據《柏莊詩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將《丘倉海先生詩文錄》中的詩歌分出,題爲「倉海先生集外集」,併入該書。1980年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簡稱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編,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鄒本)〖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內附丘瑞甲補輯《選外集》,1937年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部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館典藏。〗、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徽本)〖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校,《嶺雲海日樓詩鈔》,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詩作十三卷、《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羅浮游草附錄》等。〗、黃志平、丘晨波編《丘逢甲集》〖黃志平、丘晨波主編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爲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時間排序,但未區分選外集、補遺等。〗,並增補光緒己亥(1899)嶺南寶經閣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詩畸》、《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三六九小報》、《詩報》、《臺灣詩醇》、《東寧擊鉢吟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