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長甸鋪作

紅日正三竿,已到太平嶺。 霜嚴啓朝晴,隨意觀山景。 草屋鎖炊煙,黃葉淡村影。 沽酒店掛簾,充飢客談餅。 更喜賢主人,飲食隨所請。 言及本州官,立法獨尚猛。 此屬救時才,差能安四境。 努力且加餐,再試驥足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暮秋:秋末,農曆九月前後。
  • 一面山:地名。
  • 金州:地名。
  • 長甸鋪:地名。
  • 多隆阿:作者名字。
  • 三竿:太陽升起三根竹竿那麼高,形容時間不早。
  • 霜嚴:霜下得很大、很重。
  • 啓朝晴:開啓早晨晴朗的天氣。
  • 沽酒:買酒。(gū):買。
  • 掛簾:指酒店掛出招攬顧客的酒旗。
  • 驥足騁:像千里馬一樣盡情馳騁,這裏表示大展身手之意。 (jì):好馬,千里馬。

翻譯

太陽已經高高升起,我已經來到了太平嶺。濃重的霜氣過後迎來了早晨的晴朗,我隨意地欣賞着山間的美景。茅草屋子的炊煙已消散,彷彿被鎖住了一般,枯黃的樹葉讓村莊的影子都顯得有些黯淡。賣酒的小店掛着酒旗,路過充飢的客人談論着餅。更讓人高興的是遇到賢良的店主人,飲食都隨客人的要求。閒聊中說到本州的官員,他制定法令唯獨崇尚嚴厲。這樣的舉措屬於拯救時勢的才能,勉強能夠讓四方邊境安定。大家努力多吃點飯,將來再去大展身手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暮秋時節旅途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開篇點明時間和地點,隨着紅日高升來到太平嶺,展現出行程進展。「霜嚴啓朝晴,隨意觀山景」描繪出霜後初晴山間景色的獨特魅力,詩人心態閒適,悠然欣賞。「草屋鎖炊煙,黃葉淡村影」通過富有畫面感的描寫,勾勒出寧靜而略顯蕭瑟的鄉村景象,透着淡淡的秋意和寂寥感。關於沽酒店、客談餅以及賢主人的描述,生動展現出旅途中的人情世故,增加生活氣息。後半部分由閒聊本州官引入對官員措施的看法,詩人認爲官員尚猛的立法是救時之策,且能安定四境,反映出詩人對地方治理的關注與思考。結尾處「努力且加餐,再試驥足騁」則表達了積極的心態和對未來有所作爲的期待 ,使整首詩在描繪旅途景象和當地風情景物之外,多了一分志向與情懷,內容更加豐富深沉 。

多隆阿

清滿洲正白旗人,字禮堂,呼爾拉特氏。咸豐三年以驍騎校從勝保鎮壓太平天國北伐軍。後從都興阿轉戰湖北、安徽。同治元年督辦陝西軍務,鎮壓回民起義。官至西安將軍。在厔攻藍大順,受傷死。諡忠武。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