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菊

· 藍仁
晚節黃金盡,霜枝淡墨新。 東籬日昏黑,不見白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節:原指晚年的節操,這裏指菊花開放的時間較晚。
  • 黃金:金黃色,此指金黃色的菊花。
  • 霜枝:經霜的花枝,此處指墨菊的枝幹。
  • 淡墨:形容墨菊的顏色如淡墨。
  • 東籬:東邊的籬笆,常爲菊圃的代稱,典出晉代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白衣人:指送酒的人,典出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翻譯

到了晚秋時節,金黃色的菊花都已開盡,只有那經霜的墨菊綻放着新的花朵,枝幹如淡墨般素雅。在東籬邊,天色已昏暗,卻看不到前來送酒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墨菊爲主題,通過描寫墨菊在晚秋時節的獨特風貌,以及東籬邊的景象,表達了一種孤寂的情感。詩的前兩句「晚節黃金盡,霜枝淡墨新」,將金黃色的菊花與墨菊進行對比,突出了墨菊開放的時間較晚以及其獨特的色彩。後兩句「東籬日昏黑,不見白衣人」,則通過描繪東籬邊昏暗的天色和沒有送酒人的情景,進一步烘托出一種孤獨和冷落的氛圍。整首詩意境淡雅,借景抒情,以墨菊的晚開和東籬的孤寂,暗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寂寞的感慨。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