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十五夜蝕集雲階雲澗書齋

· 謝榛
騷雅於今伯仲知,坐談深夜緩清卮。 雪凝苔砌光逾淨,水凍蓮壺漏轉遲。 聚散老懷聊共醉,浮沉世事總難期。 眼前皓魄翻多感,一誦盧仝月蝕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騷雅(sāo yǎ):指《離騷》與《詩經》中的《大雅》、《小雅》,也泛指詩文之才。 伯仲(bó zhòng):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這裏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皓魄(hào pò):明月。

翻譯

在這隆冬臘月十五的夜晚,月食出現之時,在集雲階雲澗書齋中,我們這幫詩文之友相聚。大家坐談到深夜,緩緩端起清酒。雪花凝結在臺階的苔蘚上,光芒愈發純淨;水凍住了蓮壺,更漏的水滴轉動遲緩。人生的聚散離合,讓我心生感慨,姑且一同暢飲沉醉。世間的沉浮變幻,總是難以預料。眼前的明月發生月食,讓我頗多感觸,不禁吟誦起盧仝的月蝕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夜文人雅集的場景,既有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也有對人生世事的深沉感慨。詩的首聯點明瞭時間、地點和人物,展現了文人之間的相知相惜和深夜暢談的氛圍。頷聯通過描寫雪凝苔砌和水凍蓮壺的景象,烘托出冬夜的寒冷和寂靜,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聚散和世事浮沉的無奈和感慨,體現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尾聯中詩人看到月食,心生感觸,吟誦盧仝的月蝕詩,進一步深化了詩歌的主題,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熱愛。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富有韻味。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