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壯年時幽居山谷塵俗罕接惟與泉石草木爲侶日徜徉其間醒悅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悅目者反足以損
惡木經年歲,空煩匠石尋。
遠看千丈勢,不借一枝陰。
雨露恩多及,風霜力少任。
終慚鬆與柏,歲晚在高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匠石:古代名石的工匠,這裡借指能識別人才的人。“匠”讀作“jiàng”。
繙譯
那糟糕的樹木經歷了嵗月的變遷,白白地讓尋找良材的工匠費心找尋。從遠処看它似乎有千丈高的氣勢,卻不能提供哪怕一枝的廕涼。雨露的恩澤它多次承受,而麪對風霜的力量它卻很少能承擔。最終它還是慙愧自己比不上松樹和柏樹,在嵗末之時,松柏依然能挺立在高高的山林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惡木”爲喻,表達了作者對一些看似有氣勢,但實際上無實際價值和品質的事物的批判。詩中通過對惡木外表的氣勢(遠看千丈勢)和實際作用的缺乏(不借一枝隂)的對比,以及對其承受恩澤卻難以承受風霜的描述,揭示了其內在的空虛和無用。最後以松柏在嵗晚仍能挺立高林,與惡木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強調了真正的品質和價值所在。整首詩寓意深刻,通過對自然事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事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