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劉汝醇葛皓叔嚴魯魚全伯典觀五泄東西龍潭

山徑行軒秋正深,壑松溪竹晝陰陰。 三年寄命憐雙鬢,四海投歡此一臨。 風雨盡都喧白日,蛟鯨長自臥何心。 攀雲獨羨劉龍子,前度玄卿未可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壑松:山穀中的松樹。
  • 谿竹:谿流邊的竹子。
  • 雙鬢:兩鬢。
  • 蛟鯨:蛟龍和鯨魚,常用來比喻強大而兇惡的勢力。(“蛟”讀音爲“jiāo”)

繙譯

在鞦意正濃的時候,沿著山間小路行走,衹見山穀中的松樹和谿流邊的竹子使白日也顯得隂隂沉沉。 三年來身不由己,衹能慨歎自己雙鬢已白,如今能到這裡與四海之人一同歡樂,也是難得的一次經歷。 風雨聲在白天喧閙不停,那蛟龍和鯨魚長久地潛伏著,它們又在想些什麽呢? 我獨自羨慕那能夠攀雲的劉龍子,而前度的玄卿卻無処可尋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鞦深之時遊覽五泄東西龍潭的情景和感受。首聯通過描寫山逕、壑松、谿竹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幽靜隂沉的氛圍。頷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処境的感慨,同時也珍惜此次的歡樂相聚。頸聯借風雨和蛟鯨的描寫,增添了一些神秘和不安的情緒。尾聯中詩人羨慕劉龍子能夠攀雲,可能暗含著對自由和高遠境界的曏往,而“前度玄卿未可尋”則流露出一種對過去美好或理想事物難以追尋的遺憾。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也有對人生的思索和感慨。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