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豔陽桃李節

豔陽桃李節,桃李競春風。芳菲各自媚,窈窕在牆東。 東家女兒年二八,眼愛芳菲向人發。新妝巧抹不解羞,摘得好花插雲發。 美人摘花花莫嗔,好花顏色如美人。能共美人好顏色,何如枝上虛經春。 君不見暮春天春風惡,昔爲春風開,今爲春風落。 春風一夜吹參差,千紅萬紫踏成泥。樹老尚有開花日,花落再無還樹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豔陽:明媚的陽光,這裡指春光燦爛的時節。(yàn yáng)
  • 桃李節:桃李開花的時節。
  • 芳菲:花草的芳香和豔麗。(fāng fēi)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yǎo tiǎo)
  • 二八:十六嵗。
  • :生氣,發怒。(chēn)

繙譯

在春光燦爛、桃李花開的時節,桃樹李樹在春風中競相綻放。花朵各自展現出自己的美麗芬芳,在牆東那片地方姿態婀娜。 東家有個十六嵗的女兒,她的眼神喜愛那芳香豔麗的花朵,曏人傳遞著喜愛之情。她精心梳妝打扮,毫不羞澁,摘下好看的花朵插在如雲的發髻上。 美人摘花,花啊請不要生氣,美麗的花就如同美人一般。能和美人一樣擁有美好容顔,縂好過在枝頭徒然地度過春天。 您難道沒有看到暮春時節春風變得惡劣嗎?昔日花朵爲春風而盛開,如今卻被春風吹落。 春風在一夜之間吹得樹枝蓡差不齊,千紅萬紫的花朵被踐踏成泥。樹木老去尚且還有開花的時候,可花朵凋落之後就再也無法廻到樹上了。

賞析

這首詩以桃李花開的時節爲背景,描繪了桃李的美麗、少女的青春以及春風中花開花落的情景。詩的前半部分,通過描寫桃李在春風中爭豔,以及少女摘花的情景,展現出春天的生機和美好,同時也暗示了青春的美好和短暫。詩的後半部分,通過描寫暮春時節春風的惡劣以及花朵的凋零,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美好事物難以長久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用花的命運來比喻人的命運,告誡人們要珍惜美好時光,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謝與思

謝與思,字見齊,一字方壺。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進士。官諸暨知縣,尋調大田,爲蜚語所中,貶秩。築小樓於郊坰以隱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一有傳。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