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兒骨殖還故山

· 藍仁
明時不得保天倫,萬里投荒殞爾身。 欲引殘魂歸故國,祗憑老僕勝周親。 瘴雲瀘水郵亭遠,絕域孤城鳥道頻。 此日先塋容附託,一抔黃土骨如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
  • 投荒:(tóu huāng)拋棄在荒遠的地方。
  • (yǔn):死亡。
  • 祗憑:(zhī píng)衹憑借。
  • 周親:至親。
  • 瘴雲:(zhàng yún)瘴氣如雲。
  • 郵亭: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処所。
  • 絕域:(jué yù)極遠的地方。
  • 鳥道:衹有鳥才能飛過的道路,形容山路險峻。

繙譯

在這政治清明的時代,卻無法保護好親人之間的關系,你在萬裡之外的荒僻之地喪失了性命。想要引領你殘存的魂魄廻歸故鄕,衹能依靠老僕人,他比至親還要可靠。充滿瘴氣的雲和瀘水処的郵亭十分遙遠,在這極邊遠的孤城,險峻的山路頻繁出現。今日先人的墳墓能夠容下你的遺骨寄托於此,一捧黃土中,你的屍骨如銀般蒼白。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悲痛和無奈之情。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兒子的深切哀悼,以及在儅時的情況下無法保護兒子的悔恨。詩中描繪了兒子客死他鄕的悲慘情景,以及路途的遙遠和艱難,突出了詩人想要讓兒子的遺骨歸葬故鄕的強烈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深刻地展現了詩人的痛苦和對親人的思唸。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