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明病中

· 藍仁
欲療瘡痍未有方,閉門扶枕換年光。 從來禍福分淫善,天道如何轉渺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瘡痍(chuāng yí):比喻災禍困苦。
  • 年光:年華,時光。

翻譯

想要治好世間的災禍困苦卻沒有辦法,關起門來靠着枕頭,時光就這樣流逝。從來禍福都是因行爲的善惡而有分別,天道爲何卻變得如此渺茫難以捉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天道的困惑。詩的首句「欲療瘡痍未有方」,直接表達了詩人對解決社會問題的無奈,那種有心無力的感覺躍然紙上。「閉門扶枕換年光」,描繪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無奈狀態,只能在門內獨自消磨時光。後兩句「從來禍福分淫善,天道如何轉渺茫」,則是詩人對人生和天道的思考,他認爲禍福應該是根據人的善惡行爲來區分的,但現實中卻似乎並非如此,天道變得難以捉摸,這反映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命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透露出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