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細雨貧郊去送袁於人還郡四首

執袪似不爲分風,此去猶行羹頰中。 天外靈根孤冉閔,小山德樹秀林通。 爲除鬼面存書骨,試釋蛇魂允角弓。 剩有石倉三百卷,嵯峨吾道米雲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執袪(qū):拉住衣袖,表示送別。袪,衣袖。
  • 羹頰:本指湯汁和麪頰,此處可理解爲行走在細雨溼潤的環境中,如同臉上沾着湯汁般。
  • 冉閔(rǎn mǐn):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此處以冉閔形容細雨帶來的頑強生命力。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這裏指路途艱難或學問高深。

翻譯

拉着衣袖送別似乎不只是爲了擋風,這次離去仍像是行走在細雨溼潤之中。天邊的靈根孤獨地生長如冉閔般頑強,小山上的樹木秀美與樹林相通。爲了去除鬼魅般的表象而保存書籍中的精髓,嘗試解脫蛇的靈魂並認可角弓的力量。還剩下石倉中的三百卷書,我追求的學問之道就像高聳的山峯,如同米芾的書法之境那般深遠無窮。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爲背景,通過描繪細雨中的景象和表達對學問的追求,傳達出一種複雜的情感。詩中的景象描寫富有意境,如「天外靈根孤冉閔,小山德樹秀林通」,將細雨中的自然景象與歷史人物和文化意象相結合,增添了詩歌的深度和韻味。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保存文化精髓和追求學問的堅定信念,「爲除鬼面存書骨,試釋蛇魂允角弓」體現了這種精神。最後,「剩有石倉三百卷,嵯峨吾道米雲窮」則表現出詩人對學問的執着和對未來的期望,以石倉中的書卷和高峻的學問之道象徵着詩人不斷追求的目標。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富有哲理和文化內涵。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