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送劉職方還留都

城北高懸朝漢臺,可憐玉砌半蒿萊。 孤鴻似寫尉佗恨,聲入清秋聽轉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蒿萊(hāo lái):野草。
  • 尉佗:趙佗,秦朝時的將領,後自立爲南越王。

繙譯

在城北高高矗立著朝漢台,讓人惋惜那玉石般的台堦已半被野草所掩蓋。孤獨的大雁似乎書寫著尉佗的怨恨,它的叫聲在清冷的鞦空中廻蕩,聽起來越發悲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鎮海樓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歷史感慨。詩的首句點明了鎮海樓的位置和其曾經的重要地位,“高懸”一詞顯示出其雄偉。然而,次句中的“可憐”和“半蒿萊”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出此地的荒涼與衰敗,讓人不禁心生感慨。最後兩句通過孤鴻的形象,將尉佗的怨恨融入其中,使整個意境更加悲涼。“聲入清鞦聽轉哀”進一步烘托出了那種蕭瑟和憂傷的氛圍。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對歷史變遷的無奈和歎息。

霍尚守

霍尚守,字益方。南海人。明神宗萬曆間諸生。隱居西樵。有《樵中匯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五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