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迥(jiǒng):遙遠。
- 畬(shē):指焚燒田地裏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 徭(yáo):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
- 蠱(gǔ):傳說中的毒蟲,這裏代指有毒的水。
翻譯
路途延伸穿過衆多樹林,顯得十分遙遠,山脈連接着五嶺,更是遙遠無際。石崖邊高懸着過渡的棧道,野外的樹木橫臥着,彷彿與橋相通。在山澗飲水時還要防備有毒的水,燒荒耕種的事都歸服勞役的人去做。夕陽下趕着瘦馬前行,身影在風中飄飄蕩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路過雲洞嶺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所感受到的情境。詩的首聯通過「千林迥」和「五嶺遙」,展現出路途的遙遠和地勢的艱險。頷聯中「石崖懸度棧」和「野樹臥通橋」形象地描寫了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建築特色。頸聯提到在澗中飲水要防有毒之水,以及耕種之事由服徭役的人承擔,反映了當地的一些生活狀況和勞動情景。尾聯以「夕陽驅瘦馬,鬢影漫瀟瀟」作結,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旅途的疲憊和孤寂。整首詩意境幽深,語言質樸,生動地描繪了雲洞嶺的景色和旅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