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養晦別號

誰向隆中守鈍遲,葆光淵默待明時。 尋遊朱子庵門路,玩索明夷象傳辭。 三尺太阿藏玉匣,一輪紅日浴咸池。 佇看提起蛟龍斷,照耀江山景物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隆中: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諸葛亮曾隱居於此。
  • 葆光:隱藏才華。
  • 淵默:深沉靜默。
  •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 朱子庵:指朱熹的居所或讀書處。
  • 玩索:深入思考和研究。
  • 明夷:《易經》中的卦名,象徵光明受到傷害。
  • 象傳辭:《易經》中的解釋卦象和爻辭的部分。
  • 太阿:古代寶劍名。
  • 玉匣:裝寶劍的匣子。
  • 紅日:太陽。
  • 咸池:神話中的地名,傳說中太陽沐浴的地方。
  • 佇看:等待觀看。
  • 蛟龍斷:斬斷蛟龍,比喻英勇行爲。
  • 景物熙:景色繁榮美好。

翻譯

誰在隆中保持着遲鈍和守拙,隱藏才華,深沉靜默地等待政治清明的時代。探尋朱子庵的學問之路,深入思考《易經》中明夷卦的象傳辭。三尺長的太阿寶劍藏在玉匣之中,一輪紅日正在咸池中沐浴。等待着英勇行爲的出現,照耀着江山的繁榮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隆中隱士的形象,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英勇行爲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葆光淵默」、「太阿藏玉匣」、「紅日浴咸池」等,展現了隱士的深沉內斂和寶劍未出鞘的英勇之氣。末句「佇看提起蛟龍斷,照耀江山景物熙」則寄寓了對時局變化的期待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