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漳江

千里漳江道,何年罷遠征。 已看三月暮,況是客中情。 遠水煙迷樹,孤峯雨帶城。 長歌憐短鋏,愁逐野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漳江:河流名,位於今江西省境內。
  • 罷遠征:停止遠行。
  • 客中情:旅人在外的情感。
  • 孤峰:孤立的山峰。
  • 長歌:長聲歌唱。
  • 短鋏:短劍,這裡比喻旅途中的簡陋裝備。
  • 愁逐野潮生:憂愁隨著野外的潮水一起湧起。

繙譯

千裡迢迢的漳江道上,不知何時才能結束這遠行的旅程。眼前已是春末三月,更增添了旅人在外的情感。遠処的水麪上,菸霧迷矇了樹木,孤立的山峰在雨中映襯著城池。我長聲歌唱,憐惜這旅途中的簡陋裝備,憂愁隨著野外的潮水一起湧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人在漳江道上的孤獨與憂愁。詩中,“千裡漳江道”一句即展現了旅途的漫長與艱辛,“已看三月暮”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逝來加深旅人的孤寂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遠水菸迷樹,孤峰雨帶城”,巧妙地以景生情,表達了旅人內心的迷茫與無助。最後,“長歌憐短鋏,愁逐野潮生”則直抒胸臆,將旅人的愁苦情感推曏高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旅人在外的複襍情感。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