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閫帥邀遊南屏諸山

越王臺下鳥嚶嚶,都護朱幡出錦城。 一入桃花難辨馬,每依楊柳便爲營。 漫酬綠酒投壺興,不盡青山緩帶情。 笳鼓豈應飛捷奏,春遊亦可頌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徐閫帥:指徐姓的將軍。
  • 越王臺:古地名,位於今浙江紹興。
  • 都護:古代官名,掌管邊防事務。
  • 朱幡:紅色的旗幟。
  • 錦城:指成都,因盛產錦緞而得名。
  • 桃花難辨馬:形容桃花盛開,馬匹在其中難以辨認。
  • 楊柳便爲營:楊柳依依,彷彿成了軍營的屏障。
  • 投壺:古代的一種遊戲,將箭投入壺中。
  • 緩帶:放鬆腰帶,形容悠閒自在。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是吹奏樂器,鼓是打擊樂器。
  • 飛捷奏:快速傳遞的捷報。
  • 昇平:指社會安定,和平。

翻譯

徐將軍邀請我遊覽南屏山附近的羣山,我們在越王臺下聽到鳥兒歡快的叫聲,徐將軍身着紅色旗幟的都護官服,從繁華的成都城出發。一旦進入桃花盛開的地方,馬匹就難以辨認,每當看到楊柳依依,就彷彿到了軍營。我們隨意地喝酒,玩投壺遊戲,盡情享受青山綠水的悠閒情趣。笳鼓聲響起,卻不是爲了快速傳遞捷報,而是爲了慶祝春遊,歌頌社會的和平與安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山的愉悅場景,通過「越王臺下鳥嚶嚶」、「一入桃花難辨馬」等生動描繪,展現了春日的生機與美麗。詩中「漫酬綠酒投壺興,不盡青山緩帶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對悠閒生活的嚮往。結尾「笳鼓豈應飛捷奏,春遊亦可頌昇平」巧妙地將春遊與社會和平聯繫起來,表達了詩人對和平時代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