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大埔戶年兄曾梅平寇錄三首錄二

循良燁燁吐才華,滿縣絃歌滿縣花。 四野沾濡逢好雨,一天清白落孤霞。 高名在昔回山斗,利器於今益國家。 三寨笑看齊解甲,栽桑栽柘又栽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循良:遵循善良之道。
  • 燁燁:形容光芒四射,才華橫溢。
  • 絃歌:古代指絃樂器和歌唱,這裏比喻文化教育。
  • 沾濡:浸溼,比喻恩澤普及。
  • 清白:純潔無瑕。
  • 孤霞:孤獨的霞光,比喻高潔的人格。
  • 山斗:山嶽和北斗,比喻地位崇高。
  • 利器:鋒利的工具,比喻有才能的人。
  • 解甲:脫下戰甲,比喻停止戰爭。
  • :zhè,一種樹,葉子可以喂蠶。

翻譯

才華橫溢,遵循善良之道,整個縣域充滿了文化和美麗的景象。 四方百姓都受到了恩澤,如同好雨滋潤大地,天空清澈,只有孤獨的霞光落下。 你的名聲在往昔就如同山嶽和北斗一樣崇高,你的才能如今更加有益於國家。 三寨之地,看着人們笑着脫下戰甲,開始種植桑樹、柘樹和瓜果。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曾梅平的才華和德行,以及他對地方的積極影響。詩中「循良燁燁吐才華」直接點明瞭曾梅平的品德和才華,而「滿縣絃歌滿縣花」則形象地描繪了他治理下的縣域文化繁榮、景色美麗的景象。後兩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比喻,進一步強調了他的名聲和才能。最後兩句則描繪了戰爭結束後的和平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曾梅平貢獻的讚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