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承乏來瀏重脩歐陽圭齋先生南山書院次先生韻一首
鳳詔飛來墨未乾,南陽龍臥豈能安。
乾坤局面隨時異,魚水君臣自古難。
華國文章名望重,逼人正氣色芒寒。
我來瞻拜如知己,祠宇更新改樣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辰:指年份,具體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承乏:指因無人可用而勉強擔任某職務。
- 瀏:指瀏陽,地名。
- 歐陽圭齋:人名,可能是指歐陽修,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 南山書院:地名,書院名。
- 次先生韻:指按照某位先生的詩韻來作詩。
- 鳳詔:指皇帝的詔書。
- 南陽龍臥:比喻隱居的高士。
- 乾坤局面:指天下大勢。
- 魚水君臣:比喻君臣關係和諧如魚水。
- 華國文章:指對國家有貢獻的文章或文學作品。
- 名望重:名聲和威望很高。
- 逼人正氣:形容氣勢或氣質非常正直、強烈。
- 色芒寒:形容目光銳利,有寒意。
- 瞻拜:尊敬地觀看或參拜。
- 祠宇:祠堂,供奉祖先或先賢的地方。
翻譯
皇帝的詔書飛來,墨跡還未乾,隱居的高士怎能安心。 天下的局勢隨時在變,君臣間如魚水般的和諧自古就難。 對國家有貢獻的文章名聲顯赫,正直的氣質逼人,目光銳利如寒芒。 我來瞻仰拜見,如同遇到知己,祠堂煥然一新,改變了模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先賢歐陽圭齋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君臣關係的深刻思考。詩中,「鳳詔飛來墨未乾」描繪了皇帝詔書的緊急與重要,而「南陽龍臥豈能安」則表達了隱士對時局的憂慮。後兩句通過對「乾坤局面」和「魚水君臣」的對比,揭示了歷史的無常和政治的複雜。最後,詩人以瞻仰祠堂的方式,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歷史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歷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