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春遊國泰巖

東北從來有古巖,笑收光素靡遺纖。 歸巢老鶴千山夢,攀木玄猿兩手藍。 萬里風雲騰鳳翮,九天雷雨震龍潭。 豪懷一曲梅花調,謾把冰弦試弄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素:指自然界的光線和色彩。
  • 靡遺纖:沒有遺漏任何細微之處。
  • 玄猿:黑色的猿猴。
  • 兩手藍:形容猿猴攀爬時手上的青筋。
  • 鳳翮:鳳凰的羽毛,比喻高飛。
  • 龍潭:深不可測的水潭,常用來比喻深邃或神祕的地方。
  • 冰弦:指琴絃,因其清脆如冰而得名。

翻譯

在東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有一座古老的岩石,我笑着收集了那裏所有的自然光線和色彩,沒有遺漏任何細微之處。 歸巢的老鶴在千山之間做着夢,攀爬樹木的黑色猿猴,雙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見。 萬里的風雲使鳳凰的羽毛騰飛,九天的雷雨震撼着深邃的龍潭。 我豪情滿懷地彈奏一曲梅花調,隨意地撥弄着冰清的琴絃,嘗試了三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遊覽古巖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豪情。詩中「笑收光素靡遺纖」一句,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細緻觀察和深刻感受。後文通過「鳳翮」、「龍潭」等意象,進一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來象徵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結尾的「梅花調」和「冰弦」則巧妙地以音樂爲媒介,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藝術的追求。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