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遺稿讀史十首

宣陽門外漢重圍,日落華林掩夕暉。 國破家亡今古事,肯隨會稽着青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宣陽門:洛陽城南麪西頭門,這裡指代洛陽。
  • 華林:指華林園,古代皇家園林。
  • 夕暉:夕陽的光煇。
  • 國破家亡:國家滅亡,家庭破碎。
  • 肯隨:豈肯追隨。
  • 會稽:地名,今浙江紹興,這裡指代越王勾踐。
  • 青衣:古代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裝,這裡指越王勾踐在吳國爲奴時所穿的服裝。

繙譯

在宣陽門外,漢軍重重包圍,日落時分,華林園的景色掩映在夕陽的餘暉中。國家滅亡,家庭破碎,這樣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有,但我豈肯追隨會稽的越王勾踐,穿上那低賤的青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國家危難之際的堅定立場和不願屈服的決心。詩中通過“宣陽門外漢重圍”和“日落華林掩夕暉”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沉重而悲涼的氛圍。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表明自己不願像越王勾踐那樣屈辱求生,而是選擇堅守節操,不曏敵人低頭。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

張家玉

明廣東東莞人,字元子。崇禎十六年進士。李自成破京師時被執,勸自成收人望。自成敗,南歸。隆武帝授翰林侍講,監鄭彩軍。隆武帝敗,回東莞。永曆元年,舉鄉兵攻克東莞城,旋失。永曆帝任之爲兵部尚書。又結連草澤豪士,集兵數千,轉戰歸善、博羅等地,旋爲清重兵所圍,力盡投水死。永曆帝諡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