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楊太僕陶園

· 張羽
陶園想見古人情,採菊看鬆趣日成。 遺世自禁彭澤醉,爲官剛悟馬曹名。 仙溪九曲遙穿徑,奴橘千頭晚傍城。 欲命巾車來入社,豫從詩卷訂前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園:指陶淵明的園子,這裏喻指隱居之地。
  • 採菊看鬆:採菊花,觀賞松樹,象徵隱居生活的閒適與高潔。
  • 遺世:超脫世俗。
  • 彭澤醉:指陶淵明辭官歸隱後,常醉於酒,這裏指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
  • 馬曹名:馬曹,古代官名,這裏指做官。名,指名聲、地位。
  • 仙溪九曲:形容溪水曲折,景色幽美。
  • 奴橘千頭:形容橘樹衆多,這裏可能指陶園中的橘樹。
  • 巾車:古代一種有帷幕的車,這裏指乘車。
  • 入社:加入詩社,指與詩人交往。
  • 豫從詩卷訂前盟:預先通過詩卷來約定將來的盟約,指通過詩歌來結交朋友。

翻譯

在陶淵明的園子裏,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懷,採摘菊花,觀賞松樹,這些日常的樂趣逐漸形成。我超脫世俗,自我禁錮於彭澤的醉意之中,做官時剛悟到馬曹的名聲地位。仙溪九曲,我穿行在小徑上,傍晚時分,奴橘千頭依傍着城池。我想乘車前來加入詩社,預先通過詩卷來約定將來的盟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陶園的景緻和隱居生活的樂趣,表達了詩人對古人情懷的嚮往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渴望。詩中「採菊看鬆」等意象,展現了隱居生活的閒適與高潔,而「遺世自禁彭澤醉」則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態度。結尾處,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加入詩社,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詩歌來結交的願望,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和友情的珍視。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