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懷宗伯兩浙運判廷璧公先任邳州經歷

邳州官似水,兩浙水如官。 見水雖雲易,如公亦是難。 祇交家國富,不念子孫寒。 今過邳州地,思公借水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邳州:地名,今江蘇省邳州市。
  • 宗伯:古代官名,相當於後世的禮部尚書。
  • 兩浙:指浙江東西兩路,即今浙江省。
  • 運判:古代官名,負責漕運的官員。
  • 廷璧公:人名,即詩中提到的官員。
  • 經歷:古代官名,負責文書處理等事務。
  • (qí):只,僅僅。
  • :使,讓。
  • 家國:家庭和國家。
  • 借水看:通過水來比喻和懷念。

翻譯

邳州的官員清廉如水,兩浙的水清澈如官員。 看到水雖然容易,但像廷璧公這樣的官員也難得。 他只關心國家和家庭的富裕,不考慮子孫的貧寒。 如今我經過邳州這片土地,思緒中借水來懷念廷璧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邳州官」與「兩浙水」的清廉,讚美了廷璧公的高尚品質。詩中「見水雖雲易,如公亦是難」一句,既表達了對廷璧公清廉品質的敬仰,也暗含了對當時官場風氣的批評。後兩句則進一步突出了廷璧公無私奉獻的精神,他關心的是家國大計,而非個人私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懷念與敬仰。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