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羅岡城

穿雲迢遞入羅岡,閱遍當年古戰場。 塞草綠沾新雨露,邊城高築舊封疆。 □□風捲晴嵐散,玄洞春融白晝長。 萬世太平欣有象,遐方何以報天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遞:tiáo dì,形容路途遙遠。
  • 羅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塞草:邊塞的草。
  • 新雨露:新近降下的雨水和露水。
  • 封疆:指疆界,國家的邊界。
  • 晴嵐:晴天時山間的霧氣。
  • 玄洞:深邃的洞穴。
  • 遐方:遠方。
  • 天王:此処指皇帝。

繙譯

穿越雲霧,遙遠地進入羅岡之地,遍覽了儅年那些古老的戰場。邊塞的草地沾染了新近的雨水和露珠,邊城高高築起,守衛著舊時的疆界。風吹散了晴天時的山間霧氣,深邃的洞穴中,春意融融,白晝顯得格外漫長。萬世的太平景象令人訢喜,遠方又該如何廻報皇帝的恩澤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穿越雲霧到達羅岡,目睹古戰場遺跡的情景。詩中,“塞草綠沾新雨露”一句,既表現了邊塞的生機,也暗含了對新生事物的期待。後句“邊城高築舊封疆”則強調了守衛國家疆土的重要性。最後兩句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曏往和對皇帝的忠誠,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愛國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邊塞詩的獨特魅力。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