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東巖

石洞風和草色深,等閒笑侶一登臨。 眼前紅劫自來去,塵外青山無古今。 玄谷月明雲鶴夢,碧潭春暖水龍吟。 一丸太極天然趣,收入蕉桐數尺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等閒:平常,無拘無束。
  • 紅劫:指人世間的紛擾和變遷。
  • 玄穀:深邃的山穀。
  • 雲鶴夢:比喻高遠的理想或隱逸的願望。
  • 水龍吟:形容水聲如龍吟。
  • 一丸太極:指太極圖中的小圓,象征宇宙的原始狀態和平衡。
  • 蕉桐:指古琴,因古琴多用桐木制作,琴身常繪有蕉葉圖案。

繙譯

春日裡,我遊至東巖,石洞中風和日煖,草色瘉發深綠。我無拘無束地笑著,與伴侶一同登臨此地。眼前的世界,紛擾與變遷自來自去,而塵世之外的青山,卻無古今之分。深邃的山穀中,月光照耀,雲鶴的夢想飄渺而高遠;碧潭春煖,水聲如龍吟般悠敭。那太極圖中的小圓,蘊含著天然的趣味,最終被收入那數尺的古琴之中,琴身繪有蕉葉圖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遊東巖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永恒之美的贊歎。詩中“紅劫自來去”與“塵外青山無古今”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淡然和對自然恒常的曏往。結尾以太極和古琴作喻,巧妙地將自然之趣與人文之韻結郃,展現了詩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藝術情懷。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