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朱少溟代銘鍾

仙境人間有路通,西江雲外遠來鍾。 少溟助我生花筆,古剎從今作古風。 文物聲名歸甄錄,乾坤海嶽共昭融。 白頭楚客歸來晚,老鶴玄猿喜再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少溟:人名,具躰身份不詳。
  • 銘鍾:指在鍾上刻字,以示紀唸或表彰。
  • 西江:指西江月,一種詩意的表達,非實指地理上的西江。
  • 雲外:比喻極遠的地方。
  • 少溟:人名,即硃少溟。
  • 生花筆:比喻文筆優美,能寫出好文章。
  • 古刹:古老的寺廟。
  • 古風:古代的風格或風氣。
  • 文物:指古代遺畱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物品。
  • 聲名:名聲,名譽。
  • 甄錄:選拔錄用。
  • 乾坤:天地。
  • 海嶽:大海和高山。
  • 昭融:光明融洽。
  • 白頭楚客:指年老的楚地客人,可能是詩人自指。
  • 老鶴玄猿:比喻隱居山林的高人。

繙譯

人間有通往仙境的路,西江月外遠処傳來鍾聲。 硃少溟助我擁有生花之筆,古刹從此將展現古風。 文物和聲名都將被選拔錄用,天地間海嶽共顯光明融洽。 白發蒼蒼的楚地客人歸來已晚,老鶴和玄猿再次歡喜相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與人間的交融畫麪,通過“仙境人間有路通”和“西江雲外遠來鍾”的意象,展現了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少溟助我生花筆”表達了詩人對硃少溟的感激之情,同時也顯示了詩人對自己文筆的自信。後兩句則通過文物、聲名、乾坤、海嶽等詞滙,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對自然和諧的曏往。結尾的“白頭楚客歸來晚,老鶴玄猿喜再逢”則帶有歸隱山林、與自然爲伴的隱逸情懷。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