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門生李元卿來學南還

負笈穿雲辱再來,梧風柳月笑徘徊。 共談上古先天學,忍酌長亭別酒杯。 努力未應沉壯志,乘時端擬聽春雷。 逢人莫吝花消息,一度春風一折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負笈 (fù jí):背著書箱,指求學。
  • 穿雲 (chuān yún):形容行走艱難,如穿雲破霧。
  • 梧風柳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先天學:指高深的學問或哲學。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餞別処。
  • 乘時 (chéng shí):抓住時機。
  • 折梅:折取梅花,常用來比喻離別時的贈禮。

繙譯

背著書箱穿越雲霧,你再次來到我這裡,梧桐樹下的風和柳樹上的月光似乎在笑我們徘徊不定。 我們共同探討上古的高深學問,卻難以忍受在長亭擧盃告別的痛苦。 努力不應讓壯志沉淪,抓住時機,期待聽到春天的雷聲。 遇到人時不要吝嗇分享春天的消息,每一次春風吹過,都是一次折梅的離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師生間的深情和離別時的不捨。詩中通過“負笈穿雲”和“梧風柳月”等意象,描繪了學生艱難求學的情景和美好的自然環境,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後兩句鼓勵學生不要放棄壯志,要抓住時機,期待新的開始,同時也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和期待再次相逢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師生間深厚的情感和詩人對學生的殷切期望。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