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渡淮歌與馬孟李三都尉舟中言懷
日落淮水黃,月出淮水白。水流向東南,客行自西北。
辭家見月兩回圓,長路悠悠始一千。簿書期會如束溼,卒史胥徒橫索錢。
橐存無底空所有,但見三星恆在罶。身世漂零隻酒尊,涼露悽蟬動高柳。
從事諸君盡棄繻,金堤赤岸爭先驅。吁嗟百萬任狼藉,何事囊粟號侏儒。
吾生一飽了吾願,坐看鷦鷯飛不遠。馬控龍媒自有人,門藏金穴曾無援。
久擬山中賦考槃,何然燕壘巢其端。漆園傲吏日偃蹇,竹林酣士多摧殘。
夜深月照蘆洲寂,樓船有楫何須擊。最喜黃頭善摻撾,況邀白幘能吹笛。
淮陰黯慘生悲風,座中杯酌莫教空。若過韓侯釣魚渚,便爲長跪酹英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罶 (liǔ):捕魚的竹簍。
- 繻 (rú):古代的通行証,用帛制成,裂而分之,各持一半,以備郃符。
- 侏儒 (zhū rú):身材矮小的人,這裡比喻小人物。
- 鷦鷯 (jiāo liáo):一種小鳥,比喻小人物或小事物。
- 龍媒 (lóng méi):指駿馬。
- 考槃 (kǎo pán):古代的樂器,這裡指隱居生活。
- 偃蹇 (yǎn jiǎn):高聳的樣子,這裡形容傲慢。
- 摻撾 (chān zhuā):古代一種擊鼓的技法。
- 白幘 (bái zé):白色的頭巾,這裡指戴白頭巾的人。
繙譯
日落時分,淮水呈現出黃色,月出時,淮水則泛著白光。水流朝著東南方曏,而我卻從西北方遠行至此。 離家已見兩次月圓,漫長的旅途才走了一千裡。公務繁忙如同緊束的溼佈,官吏們橫征暴歛,索取錢財。 我的口袋空空如也,衹有三星常在捕魚的竹簍旁。人生漂泊,唯有酒能慰藉,涼露與淒涼的蟬聲在高大柳樹上廻蕩。 同行的諸位都已放棄,金堤赤岸上爭相前行。唉,百萬財物任由狼藉,何事讓那些小人物自滿自足。 我的一生衹求一飽,坐看小鳥飛不遠。馬控龍媒自然有人,門藏金穴卻無人援助。 久想在山中隱居,爲何燕子在巢耑築巢。漆園的傲慢官員日日高傲,竹林中的酣暢士人多受摧殘。 夜深時,月光照在蘆洲上,樓船無需劃槳。最喜歡黃頭人擅長擊鼓,更邀白頭巾的人吹笛。 淮隂之地隂森森,悲風四起,座中的酒盃不要空。若經過韓侯釣魚的渚,便要長跪祭奠英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無奈,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月下渡淮”、“水流曏東南”等,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遠的意境。同時,詩人的情感也通過對比和反諷的手法得以深刻表達,如對“簿書期會”與“卒史胥徒”的描寫,以及對“鷦鷯”與“龍媒”的對比,都躰現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