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嘆三首

十八孃家粉黛殘,玉肌羅帳淚闌干。 楓亭三日無消息,馬上空歌行路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十八娘:指年輕女子。
  • 粉黛:指女子化妝用的粉和黛(青黑色的顔料),這裡代指女子的妝容。
  • 玉肌:形容女子肌膚如玉般潔白細膩。
  • 羅帳:用輕軟的羅紗制成的帳子。
  • 淚闌乾:淚水縱橫交錯的樣子。
  • 楓亭:地名,這裡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地點。
  • 三日:三天。
  • 無消息:沒有音訊。
  • 馬上:在馬背上。
  • 空歌:徒然地唱歌。
  • 行路難:原爲古樂府曲名,這裡指旅途的艱辛和不易。

繙譯

年輕的女子妝容已殘,肌膚如玉,在羅帳中淚水縱橫。 楓亭這個地方已經三天沒有消息傳來,我在馬背上徒然地唱著旅途的艱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輕女子因思唸而淚流滿麪的情景,同時表達了詩人因等待消息而感到的焦慮和無奈。詩中“十八娘家粉黛殘”一句,既展現了女子的青春美麗,又暗示了她因思唸而憔悴的狀態。“楓亭三日無消息”則突出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渴望和等待的煎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人們在等待中的焦急和無奈,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

曹學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號石倉。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至廣西右參議。天啓間,梃擊獄興,學佺所著《野史紀略》直書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亂國章罪,被削職爲民。崇禎初,起廣西副使,力辭不就。家居二十年,潛心著書。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義,官至禮部尚書。清兵入閩,入山自縊死。有《石倉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