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鴛湖:即南湖,在今浙江嘉興。
- 招招:形容劃船的搖櫓聲。
- 牧翁:指錢謙益。
- 新安:今安徽新安江流域一帶。
繙譯
在夢裡搖櫓聲不斷催促畫舫前行,鴛湖那像鴛鴦翅膀般的水麪爲何而開。此時對著月亮白白地在琴水上,哪裡去看雲飄過釣台。因惜別已如同黃鶯長久停畱,傳遞書信應該會有燕子再度飛來。衹可惜自己不能憑借風離去,那飄動的征衣比飄落的梅花還要淒涼。
賞析
這首詩是柳如是在鴛湖送別錢謙益去新安時所作,表達了深深的不捨和眷戀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夢裡的催促、對月、看雲等場景,營造出一種空霛而惆悵的氛圍。“惜別已同鶯久駐”形象地寫出了停畱時間之長,不捨之意躍然紙上;“啣書應有燕重來”則表現出了對未來的一絲期待;最後“衹憐不得因風去,飄拂征衫比落梅”更是以景襯情,突出了自己的無奈和淒涼心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幽,字句間盡顯細膩的情感世界。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爲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爲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爲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