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白玉堂前一樹梅,爲誰零落爲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殊需要註釋的詞語。

翻譯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樹,它究竟是爲誰凋零又爲誰開放呢。只有春風最懂得珍惜,一年一度又回來探望。

賞析

這首詩以問句開篇,「白玉堂前一樹梅,爲誰零落爲誰開」,充滿了思索與惆悵。詩人對梅花的命運發出疑問,流露出一種孤寂和迷茫的情緒。接着「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寫出春風似乎是最懂得梅花、珍惜梅花的,每年都會按時歸來陪伴它。看似在寫春風與梅花,實則也映射出詩人內心對美好與知音的渴望。全詩意境清幽,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通過梅花和春風的意象,表現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