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月三首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遙見一毫纖。 此時只欲浮雲盡,窟穴何妨有兔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毫纖:極其細微。纖(xiān)。

翻譯

江水和海面都很清朗明淨由上至下,在碧藍色的天空遙遠地看到極其細微的一點。這時候只希望浮雲都消散盡,那月亮中的洞穴有兔子和蟾蜍又有什麼妨礙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月當空的畫面,展現出宏大而清朗的意境。詩人先是描繪了江海上下一片清明澄澈之景,接着將視線聚焦到遙遠處細微的月亮。後兩句體現出詩人獨特的心境,他希望浮雲散盡,對於月中傳統的兔蟾之景並不在意,顯示出一種達觀和超脫的態度。整首詩簡潔明快,用簡單的語言勾勒出了奇妙獨特的月夜景象和詩人的心境。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