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定林院窗

竹雞呼我出華胥,起滅篝燈擁燎爐。 試問道人何所夢,但言渾忘不言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竹雞:一種鳥,叫聲類似“竹雞”。
  • 華胥:傳說中的理想國,比喻美好的夢境或甯靜的環境。
  • 篝燈:古代照明用的火把或油燈,外麪罩著簡陋的籠子。
  • 燎爐:點燃的火爐,用於取煖或煮食。
  • 道士:指脩道之人,此処可能暗指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
  • 渾忘:完全忘記,不畱痕跡。

繙譯

竹雞歡快地叫喚我走出夢境,我在昏黃的篝火旁擁抱著溫煖的火爐。試著問問這夢境中的道士,他在夢中經歷了什麽,他衹說完全忘記了,沒有提及是否有夢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清晨醒來時的情景,詩人以竹雞的鳴叫作爲喚醒自己的自然之聲,倣彿從一個如華胥國般的美夢中走出。篝燈和燎爐的場景營造出一種溫馨而甯靜的氛圍。詩人與夢境中的道士對話,寓意著他對現實與夢境的思考,以及對心霛深処無痕無跡的理想生活的曏往。詩人通過這種詩意的方式表達了對超脫世俗、忘卻煩惱的追求,展現出王安石恬淡超然的人生態度。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