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所居

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雲間。 臨溪放艇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閒。
拼音

《定林所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描寫了詩人居所的清幽環境以及詩人的閒適生活,抒發了詩人對寧靜閒適生活的怡然自得。

賞析

定林寺在鐘山下紫霞湖旁,王安石晚年曾卜居於寺旁。這首詩,消盡煙火氣,就像小溪一樣澄澈,像白雲一樣悠閒,像山鳥一樣適意,像山花一樣自在。這些在詩中所描寫的景物,正是“臨溪放艇倚山坐”的主人公的心境的寫照,表現了他的恬淡之趣和寧靜之美。“閒”是王安石退居鐘山後的詩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字,又如《遊鐘山》四首之一:“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閒。”《遊草堂寺》:“鳥石崗邊繚繞山,柴荊細徑水雲間。拈花嚼蕊長來往,只有春風似我閒。”這讓讀者感到,詩人在其中的體驗似乎比那“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桃花源還在世外,因爲,詩人在這個境界中不僅沒有爭競,而且簡直連“心”的概念都沒有了。王安石在《登寶公塔》(在鐘山)一詩中曾寫他在寶誌塔院作客時的情形道:“當此不知誰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要表達的是主客兩忘,物我兩忘的意思。“閒”字表面上雖顯著相,但在詩人特定的心境中,也就是“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特別需要注釋的詞語。

繙譯

房屋被蜿蜒的谿水環繞,竹子環繞著青山,而那谿流和山巒卻在白雲之間。靠近谿水放著小船,依著山勢坐下,谿邊的鳥和山間的花與我一起享受著悠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新閑適的鄕村生活畫卷。前兩句生動地寫出了居所環境的清幽與甯靜,山水被白雲環繞,更增添了一份高遠和縹緲。後兩句寫詩人臨谿放舟、依山而坐的愜意姿態,以及與自然中的谿鳥、山花一同享受悠閑時光的情景,躰現出詩人對這種自在生活的喜愛與陶醉,也透露出他遠離塵世喧囂、廻歸自然的心境。全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淡雅,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的氛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