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百畝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門外沙子鋪滿了整條路,還有蜿蜒的小溪流。喜歡悠閒,有空來的人有幾個呢?
春天到了,院子裏曲折的迴廊非常的安靜。山上的桃花、溪邊的杏樹,三三兩兩地種在一起。不知道它們是爲誰開放,爲誰凋零?
注釋
“百畝中庭半是苔”句:句出劉禹錫《再過遊玄都觀》:“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百畝,概數,形容庭園極大;半是苔,一半長滿了青苔。
“門前白道水縈迴”句:唐人李商隱《無題》:“白道縈迴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白道,潔白的小道。
“小院迴廊春寂寂”句:句出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山桃溪杏兩三栽”句:語本唐人雍陶《過舊宅看花》:“山桃野杏兩三栽,樹樹繁花去復開。”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處山水之中。
“爲誰零落爲誰開”句:句出唐人嚴惲《落花》:“盡日問花花不語,爲誰零落爲誰開?”
序
本詞爲集句詞。本詞創作於王安石歸隱鐘山時期,詞中以山上的桃花和溪邊的杏樹來比喻自己,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隱居山林後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百畝中庭半是苔”,說明主人心情不好無暇打掃也從側面表現出以的前門庭若市以變成現在的無人問津了,“愛閒能有幾人來”則是正面說出了這悽清的場面,“山桃溪杏兩三栽。爲誰零落爲誰開?”山裏的桃花已經開放了,再美有什麼用呢?哪裏有人會來這裏欣賞呢?這裏作者以桃花自喻,落寞之情溢於言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畝:虛指,形容庭院面積大。
- 中庭:庭院之中。
- 苔(tái):苔蘚。
- 白道:白色的小路,通常指沙石鋪就的道路。
- 縈迴:盤旋往復,曲折環繞。
- 迴廊:曲折迴環的走廊。
- 寂寂:形容寂靜的樣子。
翻譯
百畝大的庭院有一半都長滿了苔蘚,門前白色的小路圍繞着流水曲折蜿蜒。喜愛閒適自在生活的人啊,能有幾個來到這裏?小院裏曲折的迴廊十分寂靜,春天在這裏只栽種了兩三株山桃和溪邊的杏樹。它們到底是爲了誰而凋零,又爲了誰而盛開呢?
賞析
王安石的這首《浣溪沙·集句》別具一格。上闋描繪出庭院荒蕪、門前景緻清幽的畫面。「百畝中庭半是苔」,寫出中庭的寂寥,長滿苔蘚暗示少有人至。「門前白道水縈迴」,門前白道與縈迴的流水構成一幅寧靜又悠遠的風景畫,畫面感十足。「愛閒能有幾人來」則由景生情,帶有一絲對閒適生活少人領會的感慨。
下闋描繪小院春天的寂寥。「小院迴廊春寂寂」,將那種寂靜孤獨的氛圍渲染得越發濃厚。「山桃溪杏兩三栽」,兩三株山桃和溪杏獨自盛開在小院,更顯一種孤寂。末句「爲誰零落爲誰開」把這種孤獨寂寞的情感推向高潮,借山桃溪杏無人欣賞自開自落的狀態,抒發了一種人生的落寞與世間無常之感。整首詞通過集句巧妙融合古人詩句,營造出一種清幽、孤寂且韻味悠長的意境,讓人沉浸其中感受詞人複雜的心境 。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