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彥魯

北客憐同姓,南流感似人。 相分豈相忘,臨路更情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客: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相對王彥魯而言視爲「北客」。這裏指王安石自己 。
  • :憐惜、喜愛 。
  • 南流:王彥魯是南方人,「南流」指代王彥魯 。
  • 感似人:被與自己相似的人所感動,意即對志同道合者的欣賞。
  • 臨路:到了分別的路口 。

翻譯

我作爲北來之人,憐惜同姓的你;你身爲南方之士,我們因彼此相似而相互欣賞。雖然此次我們即將分離,可又怎會彼此遺忘呢?到了分別的路口,情誼反而更加深厚親切。

賞析

這首送別詩短短二十字,卻飽含深情。開篇「北客憐同姓,南流感似人」通過地域性和同姓身份,以及志同道合相似之處,簡潔生動地勾畫出兩人關係的特殊和親近,爲惜別之情埋下伏筆。

「相分豈相忘」直白地表達即使即將分離也不會忘卻彼此,展現了友情的深厚與篤定。而「臨路更情親」,臨近分別時刻,情誼卻愈發濃烈,將送別之時的眷戀不捨推向高潮,讓送別惆悵與真摯情誼撲面而來,言簡意賅卻真摯感人。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彰顯了王安石送別之作獨特魅力,表達對友人牽掛、珍惜之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