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南浦:金陵城南的小河。此詩僅以“南浦”爲題,非僅詠南浦也。
東岡:在金陵城東,一名白土岡。
物華:美好的景物。
鴨綠:即鴨頭綠,深綠色,代指春水。西漢史游《急就篇》:“春草、雞翅、鳧翁濯。”顔師古注:“春草、雞翅、鳧翁,皆謂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鴨頭綠’、‘翠毛碧’云。”
粼粼:水波清澈的樣子。
弄:逗弄、戲弄。
鵝黃:即鵝兒黃,嫩黃色,此代指初春的楊柳。
裊裊:細長柔美貌。
序
《南浦》是宋朝時期的一首詩,作者是王安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浦:地名,在江西南昌西南。這裡是送別之処的泛稱。
- 物華:自然風光。撩(liáo):引逗、挑動。
- 鴨綠:指春水,因春水呈鴨綠色而得名。
-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流清澈、微波泛起的樣子。
- 鵞黃:指嫩黃色的柳芽。裊裊(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繙譯
二月時分,我站在南浦東麪的山岡上。眼前的美好春光觸動了我,讓我萌生出創作新詩的霛感。那帶著微風的春水泛起層層清波,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春日映照下的柳絲嫩黃可愛,柔軟細長,隨風輕輕搖曳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圖。詩的開篇點明時間和地點,“物華撩我有新詩”一句,將詩人麪對春日美景時的創作沖動生動地展現出來,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熱愛之情。頷聯“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鵞黃裊裊垂”是全詩的精華。“鴨綠”“鵞黃”分別以色彩指代春水與柳芽,形象生動。“含風”“弄日”賦予了自然景象動態之感,把東風吹拂下春水泛起微波、春日映照中柳絲輕舞的美妙畫麪細致入微地呈現出來,充滿了霛動的氣息和清新的美感,讓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早春時節大自然的蓬勃朝氣。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
王安石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慶元庚申二月藥局書滿七月還澗上嘉泰元年秋入吳試罷冬暮得闕而歸今五年矣 》 —— [ 宋 ] 韓淲
- 《 滇陽二月罌粟花盛開花皆千葉紅者紫者白者微紅者半紅者傅粉而紅者白膚而絳脣者丹衣而素純者殷如染茜者一種而 》 —— [ 明 ] 程本立
- 《 庚寅二月雷峯即事 》 —— [ 明 ] 釋函是
- 《 次韻周安道憲史仲春雨窓書懐十首 其四 》 —— [ 元 ] 葉顒
- 《 戲詠園中春草二首 》 —— [ 宋 ] 陸游
- 《 辛酉仲春經筵親詣傳心殿行禮敬成一章 》 —— [ 清 ] 弘歷
- 《 二月大雨江漲晚晴作三首 其二 》 —— [ 宋 ] 周志蕙
- 《 丁亥仲春餘歸自嶺右暫憩鄉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 —— [ 明 ] 陳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