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勵二首(其一)

平生最惡牢騷語,作態呻吟苦恨誰。 萬事禍爲福所倚,百年力與命相持。 立身豈患無餘地,報國惟憂或後時。 未學英雄先學道,肯將榮瘁校羣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牢騷:指抑鬱不滿的情緒或言語。

翻譯

我平生最厭惡牢騷的話語,裝模作樣地呻吟又能怨恨誰呢。萬事中災禍往往倚靠着福氣,百年裏力量一直與命運相抗衡。安身立命哪裏會擔心沒有餘地,報效國家只擔憂或許會滯後。還沒學習做英雄先要學習道義,怎會將榮耀與憔悴跟那些小兒輩去比較。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梁啓超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他表達了對消極牢騷的反感,強調以積極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境遇,認爲禍福相依,要勇於與命運抗爭。他重視自身的安身立命和報效國家,有着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最後他展現出更高的追求,即先追求道義而非表面的榮辱,體現了他的胸懷和境界。整首詩富有氣魄和豪情,傳達出一種積極向上、奮發有爲的精神。

梁啓超

梁啓超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爲《飲冰室合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