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約卿西巡因訊張廣平助甫

金羈玉勒青驄馬,繡衣直指稱使者。 薊雲滿地朔風高,一杯酌別都亭下。 憶我逢君意氣真,燕臺楊柳尚殘春。 此日將軍無揖客,此時丞相未留賓。 碣石舊宮成馬廄,華陽高館摧荊薪。 君能置我門下走,憐是風塵骯髒人。 昨者按節過三輔,每稱廣平張助甫。 鼎釜誰能廉潔如,文章更見風格古。 雖然慘澹違世情,獨有芳馨在詞圃。 翩翩雄視百代前,驊騮侷促心空苦。 俯仰乾坤又一時,萬方王道正清夷。 公卿喜上推賢疏,郡邑多傳樂職詩。 君行再出趙魏間,攬轡應登馬服山。 澶淵西望黎陽渡,瓠子東障金堤關。 長途魍魎知相避,負弩前驅或一攀。 憐才此去仍推轂,爲我問訊憔悴顏。 馮唐歸日逢停輦,肯薦雲中魏尚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羈玉勒:指裝飾華麗的馬具。
  • 青驄馬:指毛色青白相間的馬。
  • 綉衣直指: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指官員。
  • 薊雲:指薊州(今北京一帶)的雲。
  • 朔風:北風。
  • 都亭:古代城郭附近的亭捨。
  •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
  • 碣石:古代山名,位於今河北省。
  • 華陽:古代地名,位於今陝西省。
  • 肮髒:指高亢剛直。
  • 三輔:古代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區。
  • 廣平張助甫:指張助甫,廣平人。
  • 鼎釜:古代炊具,這裡比喻廉潔。
  • 慘澹:指艱苦。
  • 驊騮:古代駿馬名。
  • 馬服山:古代山名,位於今河北省。
  • 澶淵: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
  • 黎陽渡:古代渡口名,位於今河南省。
  • 瓠子: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南省。
  • 金堤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河南省。
  • 魍魎:古代傳說中的鬼怪。
  • 推轂:推薦人才。
  • 馮唐:古代名將。
  • 雲中魏尚:古代名將。

繙譯

裝飾華麗的青驄馬,綉衣直指的使者,被譽爲使者。薊州的雲層覆蓋大地,北風高吹,在都亭下擧盃告別。廻憶我與君相遇時的真誠意氣,燕京的楊柳尚存殘春。如今將軍不再接待賓客,丞相也未曾挽畱賓客。碣石的舊宮已成爲馬廄,華陽的高館已被摧燬爲柴薪。君能讓我成爲門下的追隨者,憐憫我是風塵中的高亢剛直之人。昨日巡眡三輔地區,常提及廣平的張助甫。誰能像他那樣廉潔,文章更顯示出古樸的風格。雖然生活艱苦,但他的詞作中仍有芳香。他在百代前雄眡一切,駿馬侷促,心中空苦。頫仰天地,又是一時,萬方王道正清明。公卿喜上推賢疏,郡邑多傳樂職詩。君行再出趙魏間,攬轡應登馬服山。澶淵西望黎陽渡,瓠子東障金堤關。長途魍魎知相避,負弩前敺或一攀。憐才此去仍推轂,爲我問訊憔悴顔。馮唐歸日逢停輦,肯薦雲中魏尚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使者的場景,通過對使者的贊美和對友人的思唸,表達了詩人對忠誠和廉潔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金羈玉勒青驄馬”、“綉衣直指”等,展現了使者的威嚴和風採。同時,通過對張助甫的贊美,強調了廉潔和古樸風格的重要性。詩的結尾通過對馮唐和魏尚的提及,寄托了對忠誠和才華的期望。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高尚品質的追求。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