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比部伯華席上同丁計部諸子觀唐子畏蘭亭圖得年字
二京賓客酒如泉,箕踞誰知興獨偏。
江左門風仍此日,會稽林竹更何年。
蟠胸丘壑揮毫裏,滿目煙霞卷幔前。
猶可清秋尋褉事,追遊寧少晉家賢。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比部:古代官名,此指蔡伯華的官職。
- 伯華:蔡伯華的字。
- 計部:古代官名,此指丁計部的官職。
- 二京:指南京和北京。
- 箕踞:一種坐姿,兩腳張開,形狀像箕,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法。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一帶。
- 門風:家族的傳統風尚。
- 會稽:古地名,今浙江紹興一帶。
- 林竹:指會稽的竹林,這裏特指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集會的竹林。
- 蟠胸:形容胸懷寬廣。
- 丘壑:山丘和溝壑,泛指山水景物。
- 揮毫:用毛筆寫字或作畫。
- 煙霞:煙霧和雲霞,常用來形容山水景色。
- 卷幔:捲起帳幕。
- 褉事:指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洗滌儀式,以祈求健康。
- 追遊:追隨遊覽。
- 晉家賢:指晉代的文人雅士,如王羲之等。
翻譯
在蔡伯華的宴席上,與丁計部及諸位才子一同觀賞唐子畏所繪的《蘭亭圖》,我得到了「年」字作爲韻腳。
南京和北京的賓客們,酒如泉水般暢飲,我們隨意地坐着,誰知道這興致獨獨偏向了我。
江左的傳統風尚至今依舊,而會稽的竹林,那些文人雅士的集會,又是在何年何月?
胸懷中的山水景物在揮毫間展現,眼前的煙霞美景在捲起的帳幕前展開。
我們仍可在清秋時節尋找那古老的洗滌儀式,追隨遊覽,難道會缺少晉代那樣的賢人雅士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蔡伯華宴席上的情景,通過觀賞《蘭亭圖》引發了對古代文人雅集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二京賓客酒如泉」展現了宴會的盛況,「箕踞誰知興獨偏」則表達了詩人個人的情感體驗。後聯通過對江左門風、會稽林竹的回憶,以及對丘壑、煙霞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結尾的「追遊寧少晉家賢」則表達了對古代文人生活的嚮往和對當代文化傳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