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清甫
羈旅難久留,良會不易得。
別子十五秋,惄矣川原隔。
忽復聚京室,何異衾與席。
興言講妙藝,勵志勖明德。
浮雲豈能停,芳草忽已積。
今晨鳴倉庚,告我萬里役。
引騶長安道,揮袂鼎門側。
子往滇僰遊,餘念嵩衡適。
雜佩當遺誰,明霞自堪食。
臨津悵悠悠,握蘭慰行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旅:指在外地旅行或居住。
- 良會:美好的聚會。
- 惄(nì):憂愁。
- 京室:京城。
- 衾與席:指親密無間的關係。
- 勖(xù):勉勵。
- 倉庚:黃鸝鳥。
- 騶(zōu):古代養馬的人,這裏指隨從。
- 滇僰(diān bó):指雲南地區。
- 嵩衡:指嵩山和衡山。
- 雜佩:指各種裝飾品。
- 握蘭:比喻送別時的贈言或禮物。
翻譯
在外旅行難以長久停留,美好的聚會不易得到。與你分別已有十五個秋天,憂愁地感到川原相隔。突然又在京城相聚,親密無間如同共枕共席。談論精妙的技藝,勉勵追求高尚的品德。浮雲怎能停留,芳草已積滿。今天早晨黃鸝鳥鳴叫,告訴我你將遠行萬里。在長安道上引領隨從,在鼎門旁揮手告別。你將前往雲南遊歷,我則思念嵩山和衡山。各種裝飾品該送給誰呢,明亮的霞光自可欣賞。在渡口感到憂愁悠悠,握着蘭花安慰遠行的客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不捨。詩中通過「羈旅難久留」和「良會不易得」描繪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而「別子十五秋」則加深了時間的距離感。詩人在「忽復聚京室」中流露出意外重逢的喜悅,但隨即又因「浮雲豈能停」和「芳草忽已積」而感到離別的無奈。結尾的「臨津悵悠悠,握蘭慰行客」則以一種含蓄而深情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安慰。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