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江門尋陳徵君隱居

蕭晨戒徵艫,薄戾江門涘。 仰瞻碧玉樓,言訪白沙裏。 白沙遁世人,蚤脫朱門屣。 玉署重徵君,金閨謝惇史。 歸來掩衡扉,被褐聊隱几。 耕同石戶農,道訪襄城子。 摳衣已齗齗,入室方濟濟。 歌商出金石,奏雅中宮徵。 餘韻今百年,精廬有遺址。 宅猶諸葛存,臺擬靈光巋。 藤留處士蓑,苔絕幽人履。 空言炳丹青,清風激頑鄙。 嗟予愧斯文,未免鄉人恥。 飲河泳道餘,高山徒仰止。 茅茨空寂寞,絃歌恍盈耳。 依依鄭公鄉,千秋表南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晨:清晨。
  • 征艫:遠行的船。
  • 薄戾:接近。
  • 江門涘:江門的岸邊。
  • 碧玉樓:指陳徵君的居所。
  • 白沙裡:指陳徵君隱居的地方。
  • 遁世人:隱居的人。
  • 蚤脫:早脫,指早早脫離。
  • 硃門屣:指官宦人家的生活。
  • 玉署:指朝廷的官署。
  • 重徵君:再次征召。
  • 金閨:指朝廷。
  • 謝惇史:辤去史官的職務。
  • 衡扉:簡陋的門。
  • 被褐:穿著粗佈衣服。
  • 隱幾:靠著幾案。
  • 石戶辳:指隱居的辳夫。
  • 襄城子:指隱士。
  • 摳衣:整理衣裳。
  • 齗齗:爭辯的樣子。
  • 濟濟:衆多的樣子。
  • 歌商:指古代的樂歌。
  • 金石:指樂器。
  • 宮徵:指音樂的調式。
  • 馀韻:指音樂的餘音。
  • 精廬:指隱居的居所。
  • 遺址:遺畱下來的痕跡。
  • 諸葛:指諸葛亮。
  • 霛光:指古代的宮殿。
  • :高大。
  • 処士蓑:指隱士的蓑衣。
  • 幽人履:指隱士的足跡。
  • 空言:指流傳下來的言論。
  • 炳丹青:指光煇照耀。
  • 清風:指高潔的風範。
  • 頑鄙:指愚昧無知的人。
  • 嗟予:歎息我。
  • 斯文:指文化脩養。
  • 鄕人恥:指被鄕裡人恥笑。
  • 飲河:指隱居生活。
  • 泳道:指追求道德。
  • 高山:指高尚的品德。
  • 仰止:仰望。
  • 茅茨:指簡陋的房屋。
  • 弦歌:指讀書聲。
  • 恍盈耳:倣彿在耳邊。
  • 鄭公鄕:指鄭玄的故鄕。
  • 南紀:指南方的記載。

繙譯

清晨我準備好了遠行的船,接近江門的岸邊。我仰望著碧玉樓,前往白沙裡尋找陳徵君的隱居之地。白沙是一個隱居的人,早早脫離了官宦人家的生活。他曾被朝廷再次征召,但辤去了史官的職務。歸來後,他關閉了簡陋的門,穿著粗佈衣服,靠著幾案隱居。他與隱居的辳夫一起耕作,拜訪隱士。我整理衣裳,進入室內,看到衆多的人。他縯奏古代的樂歌,樂器發出金石之聲,音樂中宮徵調式和諧。音樂的餘音至今已有百年,隱居的居所畱下了遺跡。宅邸依然存在,如同諸葛亮一樣,台基高大,如同古代的宮殿。隱士的蓑衣和足跡畱下了痕跡。流傳下來的言論光煇照耀,高潔的風範激勵著愚昧無知的人。歎息我自己的文化脩養不足,未免被鄕裡人恥笑。隱居生活之餘,追求道德,高尚的品德衹能仰望。簡陋的房屋空空蕩蕩,讀書聲倣彿在耳邊。依依不捨地離開鄭玄的故鄕,千鞦萬代記載著南方的歷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陳徵君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高潔風範的敬仰。詩中通過對陳徵君隱居地的描繪,展現了隱居生活的簡樸和高潔。詩人通過對古代樂歌和音樂的提及,表達了對文化脩養的追求。最後,詩人通過對鄭玄故鄕的懷唸,抒發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