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六首

朔方高闕接秦京,敕遣防秋列五營。 夜解馬鞍屯馬邑,朝持龍節出龍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朔方:古代指北方邊疆地區。 高闕:古代邊塞的關隘。 秦京:指古代秦國的都城,這裏泛指中原地區。 敕遣:皇帝命令派遣。 防秋:古代指在秋季加強邊防,以防敵軍入侵。 五營:指五個軍營。 馬邑:地名,古代邊防重地。 龍節: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象徵權威。 龍城:地名,古代邊防重地。

翻譯

北方邊疆的關隘與中原地區相連,皇帝命令派遣軍隊在秋季加強邊防,設立了五個軍營。夜晚解下馬鞍,駐紮在馬邑,早晨手持使臣的符節,離開龍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邊防軍隊的活動場景,通過「朔方高闕接秦京」和「敕遣防秋列五營」等詞句,展現了邊疆的遼闊和軍隊的嚴整。詩中「夜解馬鞍屯馬邑,朝持龍節出龍城」生動地描繪了軍隊夜晚駐紮和早晨出征的情景,體現了軍人的忠誠和邊防的重要。整體意境雄渾,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邊防軍人的敬意和對國家安全的關切。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