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山中鄭祖皞黃用礪入社

風流二客幸同時,几杖煙霞晚更移。 匡阜白蓮能共社,會稽林竹舊相期。 丹丘不隔珊瑚井,明月猶通玉液池。 扶醉清秋凝望處,西來山色碧參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丘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中提到的地點。
  • 鄭祖皞黃用礪:可能是詩中提到的兩位友人。
  • 匡阜:指廬山,位於江西省。
  • 會稽:地名,今浙江紹興。
  • 丹丘:傳說中的神仙居所。
  • 珊瑚井:傳說中的仙井。
  • 玉液池:傳說中的仙池。
  • 蓡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

繙譯

兩位風流倜儻的客人有幸在同一時代,他們在菸霞繚繞的山中,晚間更是在幾杖間移動。他們能夠共同加入廬山的白蓮社,也曾在會稽的竹林中相約。即使與神仙居所丹丘相隔不遠,珊瑚井依然可見,明月依舊照耀著玉液池。在清鞦時節,他們扶醉凝望,西來的山色碧綠而蓡差不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浮丘山中的相聚情景,通過“風流二客幸同時”展現了友人的風採,而“匡阜白蓮能共社”和“會稽林竹舊相期”則表達了他們共同的志趣和過往的約定。詩中“丹丘不隔珊瑚井,明月猶通玉液池”運用了神仙傳說的元素,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色彩。結尾的“扶醉清鞦凝望処,西來山色碧蓡差”則以景結情,將友人的相聚與自然景色融爲一躰,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